要闻:家校合作,从“心”出发
本篇文章1413字,读完约4分钟
为了养育孩子,学校和家庭应该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共同体”。 如何把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变成伙伴模式? 我们的体验是——
家校的合作,重点是心动。 家校工作要立足于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要求和需要,有选择地明确交流复印件,使家长能够处理教育过程中的困惑。 我们一直认为“健康比学习重要,平安比学习重要,孝道比学习重要,习性比学习重要”,所以平时要抓紧学生的习性培养这种成长的关键,挖掘家庭资源,积极利用好的家庭力量。 我校将“班会家长说话”课程作为学生的品格提高主要线索,分享习性,形成家校合作的育人气氛。 在平时的教育事业中,从学校层面整体上把安全教育提高到生命教育,把中华以前传来的美德融合到学校的合作教育中。 每个学期我们都保留着以前传给学生的教育文案的特色作业。 例如,给父母(祖父母)洗脚,尽可能做家务,和祖父母一起散步等。 然后让父母把照片晒在微信群里,让学生感谢和相互学习,给教育带来“一石三鸟”的效果。
家里学校的合作,全心全意。 学校每年组织特别的家长会。 教师们往往制作生动的ppt,和家长一起分享一学年以来,孩子们在文明礼仪、学习习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性培养、家庭学校如何大力合作等复印件进行了保护 另外,让优秀的家长分享育儿经验,让优秀的学生表现出来,自己做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演讲,为家长入学创造温暖和谐的气氛。 这种学科教师解释解体,优秀家长在现场共享的交流,使家长群体有一点参照性,获得可操作的家庭教育做法,将来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合理性和做法,重视教师、学校和信息表达与合作
家校的合作,重点是牵强附会。 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上门。 教师们每次到家,首先向家长报告那个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协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养成习性的对比做法,家长合作谋求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 对教师来说,一个学生在班里只占几十分之一的家里是父母的100%,对家庭寄予厚望。 家庭访问使教师们深刻感受到家长的期待,责任重大,教育学生、服务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团队的共识。 我们根据不同年份的学生设计了家长教育文案:一二年级时的重点是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四年级时,家长掌握与孩子交流的正确做法,倾听孩子的声音 五六年级的时候,指导父母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给孩子改正错误的勇气,帮助孩子度过敏感期。 我们总结了监护人的成长手册,让他们随时阅读样本,记录养育孩子的心得。
家里学校的合作,重点是心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们开展了“心动课程”的建设。 以满族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将满语、剪纸、中国结三个以前传下来的文化特色课程纳入教育教育教学本计划,成立了满语社区、剪纸社区、中国结社区。 丰富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强化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 学校还开展了“读书家庭”、“家风家训”、“表彰庆典”等活动,关心孩子的迅速发展,关注孩子的成长。 在合作活动中,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携手共赢,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开展家庭学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唱《独角戏》的不自然,遇到了对父母冷淡的困惑。 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适合学校快速发展的家庭学校交流之路。 那就是根据迅速发展所有孩子的理念,真诚地与家长交流探讨,唤起家长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行动。
(作者是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副校长)
《澎教育网》年12月09日第6版
标题:要闻:家校合作,从“心”出发
地址:http://www.ptwc.com.cn/jcjy/1430.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