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劳动教育还须回归日常生活
本篇文章1785字,读完约4分钟
家庭是孩子终身的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重点是长期懈怠道德,比身体和美弱,缺乏劳动的问题,改变头脑,改变想法,改变方法,改变环境,改变习性,让立德树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没有家庭合作,劳动教育的链条是不完整的。 实行劳动教育,家庭生活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唤醒父母的意识,重新认识劳动的重要价值。
劳动有很多功能,能立德,能增加智慧,能增强身体,能培养美,对学生智力、身心等各方面的和谐快速发展有独特的作用。
首先,劳动过程的中学生必须集中于观察力,细心思考如何做好事情,实践操作,劳动的过程是全面刺激学生手、眼、脑协调快速发展的过程。 劳动中,学生可以学习一定技能的妙手,独立处理问题,看看自己的实力,体验成功和价值,认识世界。 这是增加智慧、提高能力、提高自信的过程。
其次,劳动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勇敢地克服困难、执着、坚韧,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和义务。 有劳动体验的孩子,了解劳动的痛苦,知道更珍惜,有事可以更为别人着想,容易掌握勤俭、节约、朴素、善良、爱、爱护公共物品等好的品质。
哈佛大学经过20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了喜欢家务的孩子和不喜欢家务的孩子,成人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 .喜欢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也低的惊人结论。 另外专家指出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识能力的迅速发展、责任感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
劳动教育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基础教育,父母越是使用孩子,越有能力在孩子长大后负责任,面对未来生活的一切。 我们必须唤醒父母的意识,让父母衷心认识到劳动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重视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性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诱惑父母反省,正视劳动不足的家庭原因。
劳动教育曾经是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迅速培养人才的重要一环,但现在被社会严重忽视。 在家庭里,很多孩子穿衣服伸手、吃饭,不需要自己做自己的事。 放学的路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背着书包代替学生的祖父母、父母。 在学校,经常接受代替学生完成打扫学校任务的父母。 一时在高中生寄宿学校,常见的男子女生宿舍垃圾乱扔,一堆脏衣服,甚至臭气刺鼻。 大学生们打包脏衣服回家的消息也时有报道。
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弱化,在学校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 学生爱不爱劳动,动不动不重要,拿好分数,考上好学校是教师和学校的荣誉和功劳。 这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对劳动的价值观。
在很多父母心中,学习永远是第一,有好成绩才有好前途。 许多父母说:“好好学习就行了。 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 “孩子学习多,玩的时间少,怎么忍心让他做家务? “孩子长大了,自然会的”……父母以“爱的名字”“学习的名字”剥夺了孩子参加劳动运动的各种机会。 有的父母把劳动作为惩戒孩子错误的一种手段,使孩子产生劳动不名誉的认知,厌恶和抵触劳动,直接给孩子在劳动认知、劳动习性、劳动技能、劳动感情、劳动质量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缺损和偏差。
家校社区联动,使劳动教育回归日常生活。
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及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力量,营造浓厚的“劳动最光荣”社会氛围。 政府和相关功能部门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劳动实践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载体,扩大劳动教育途径。 利用假日和寒假,社区、青少年教育机构可以组织亲子家庭,开展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经常体验社区义务劳动和社会生产活动。
在学校一级,必须认真开设劳动技术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此外,必须把劳动教育作为家庭学校合作培养的重要研究课题,把劳动教育的润滑油静静地放入所有家庭,让劳动回到日常生活中,始终成为中小学生的习性。 家长学校要开设劳动教育方面的宣传训练,唤醒家长的模范意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推动家长把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训练机会还给孩子。
学校总是要创设一点校园劳动、社区志愿者等运动机会,定期组织一点家务劳动竞争根据学生的年龄优势,给学生配置一点打扫、整理、洗碗、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作业的劳动教育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积极行动,多次以家庭为主要阵地,使劳动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才能“长大后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教师培训学校)
《澎教育网2019年04月25日第9版
标题:要闻:劳动教育还须回归日常生活
地址:http://www.ptwc.com.cn/jtjy/2968.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要闻:体育作业唤醒全家运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