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电影变迁足迹,做知行合一少年
——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暑期研学活动纪实
本报讯(记者 XXX)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拓宽科技文化视野,7月25日,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2023级八年级22名学生在年级主任马新峰老师、班主任侯玉文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中托盟趣画托管中心,开展“寻电影变迁足迹,做知行合一少年”主题研学活动。
活动伊始,同学们统一身着校服,列队整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步入研学场地。教室内的陈设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雪白的十字布影幕、复古的黑边圆角设计、实木外壳的老式放映音响,以及南京电影机械厂生产的F16-4IIY放映机,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讲台四周还陈列着上世纪不同年代的幻灯机、胶片和幻灯片,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电影科技之旅。
本次研学活动的主讲人是学生家长、电影胶片爱好者高长春先生。他以“历史上的7月25日”为引,从中日甲午战争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诞生,巧妙串联起电影技术的发展脉络。高先生从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的“视觉暂留”现象讲起,逐步延伸到1880年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摄影技术记录运动的突破,再到爱迪生发明电影背后的感人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解,同学们深入了解了1895年电影正式诞生后的技术变革——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以及每一次飞跃背后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
结合实物展示,高先生还详细介绍了我国电影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河南省和郑州市在电影技术领域的贡献。他通过放映机的光学成像原理、声音还原技术和机械运作机制,将中学物理的声、光、电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学生们纷纷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胶片上的片孔、画面和声迹变化,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活动尾声,马老师总结道:“科技强国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希望同学们以此次研学为契机,树立远大理想,夯实知识基础,未来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学生们也感慨良多,纷纷表示:“我们不仅学到了电影技术的原理,更被科学家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动。今后一定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争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少年。”
此次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触摸历史中感悟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爱国情怀,为暑期生活增添了别样的教育意义。
标题:寻电影变迁足迹,做知行合一少年
地址:http://www.ptwc.com.cn/jtjy/24628.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