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澎湃教育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国内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教育改革政策、教育创业报道、在线教育活动,以及课程改革信息,中考备战,高考备战,家长学校等各类资讯。

主页 > 学前教育 >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来源:澎湃教育网作者:李湘更新时间:2020-12-23 12:24:02阅读:

本篇文章3938字,读完约10分钟

下庄村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五故乡政府南一公里,海拔1864米,总耕地面积1855亩,人均0.98亩。 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种植玉米、土豆,在牛、羊、农闲期出去打工。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山高沟深,年干旱少雨少,自然资源非常匮乏,我国还没有摘帽子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山大沟深处,消除贫困的难关。 拥有1750多条山梁和3000多条山沟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为消除贫困而未摘帽子的52个贫困县之一。 最近,在澎湃教育网文芳阁采访后,新闻小组进入该县五故乡下庄村,邀请兰州理工大学参加该村驻村职工队长兼第一书记化希青,与全国政治协商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柴强如何进行深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对话。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如何寻找短农业的突破口

化希青:下庄村辖8家,369户1888人,村民均为东乡族。 下庄村海拔1864米,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有0.97亩。 村民的生活主要依靠玉米和土豆的栽培、牛羊的养殖、农闲期的外出打工。 其中土豆是村民的主食,玉米主要用作牛和羊的饲料。 通过前阶段的扶贫事业,全村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和有钱人,全体成员四季换衣服,满足日常生活的诉求。 到2019年末,下庄村从149户838人中摆脱了贫困,没有从5户22人中摆脱贫困,但在2019年实现了全村的贫困消除。 但是,驻扎在我们村的员工也清楚地认识到,现有产业只能保障“既不吃也不穿”。 为了致富,还是必须迅速发展产业。 你能为下庄村提供产业扶贫的设想吗?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柴强:看到下庄村的整个村子摆脱了贫困,我很高兴。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和农村农业农民交往,也参与扶贫工作,我知道驻村员工和第一书记的困难,感谢你们为“三农”的工作做出了贡献。 今后要过得更好,怎样才能使产业迅速发展呢? 总体来说,社会经济必须更迅速地发展,对农业的依赖性不能太强,居民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要不断提高。 无论是世界其他国家还是我国发达地区,完全依赖农业大幅度提高人民收入,在整个地区都非常困难。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下庄村海拔18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热量相对少,降雨不足,山地多,平地少,耕地碎片化,从事农业难度本来就比较大,高水平,快速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 在这种条件下,通过农业生产提高收入,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迅速发展有特色的农业。 据我了解,东乡养羊业比较发达,“东乡贡羊”企业品牌大而强,有可能带动东乡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东乡大力推进的粮食改饲农业结构调整也是推动农牧结合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比如,东乡人说土豆是第一粮食作物,自给自足,这种非市场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比较低。 借鉴周边定西的经验,迅速发展种薯产业,栽培专用品种,拓宽土豆加工链,至少做炸薯条、薯片,不能把“救命薯”变成“富薯”。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化希青:下庄村土地比较平坦,有1800多亩平地,村旁有河,水源充足。 派驻我们村的员工也在考虑建造一点蔬菜大棚,引进相关技术,以此为突破口让村民富裕怎么样。 你认为这个想法可行吗?

柴强:刚才提出的这个方案在硬件建设和品种选择技术方面没什么问题。 但是,当地人对蔬菜的接受度很低,在高价生产蔬菜后,必须考虑如何保证销售渠道的社会问题。 这需要充分的调查。

希青:谢谢。 去年,我们队去了武威黄花滩,临夏广河调查了蔬菜种植基地,掌握了整个产业链。 关于销路,根据兰州理工大学物流部门的情报,也可以和学校食堂合作,开展费用高昂的贫困救济。

柴强:这是一个好构想,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向高校食堂供应贫困地区生产的蔬菜,是我们高校驻村员工可以发挥的特点。 下庄村可以瞄准学校食堂常见的料理栽培茄子、西红柿、辣椒等大众化蔬菜,这些作物的栽培技术都很成熟。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化希青:那么,你觉得种苹果和梨的前景怎么样?

柴强:像苹果和梨这样的水果,周边其他地区已经打出企业品牌,切断了市场。 例如,静宁、天水苹果在全国都很有名。 如果去栽培的话,从规模、企业品牌也很难形成竞争的特征。 我认为以下庄村1800多亩整地耕地的条件是种植特色蔬菜是比较好的快速发展方向。 蔬菜的诉求量是四季都有的,刚才提到的高地、低热量、健康的土壤是栽培高原夏菜的有利条件。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每年夏天,中国南方气温高,不适合蔬菜生产,病虫害多,高原对夏菜的控诉量多。 你们避免短暂,西北高原夏天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土壤污染少等优势,利用高地地区错峰生产红笋、儿菜、生菜等蔬菜,夏天上市,南方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如何因地制宜地提高农业质量

化希青:我们驻村员工观察到,现在的一户一户的耕作模式不太容易有效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需要迅速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 但是,我们在入户访问时,村民还是发现土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农业规模化迅速发展的阻力很大。 有些村民说,除非龙头公司参加,投入技术、资金,保障销路,否则农民向公司打工,向公司按时发工资,他们可以放心参加。 我应该怎么动员村民呢?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柴强:你说的正是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无论是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还是土地租赁,农业生产都需要适度规模化,走专业化生产之路。 但是,在实践中,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仍然有很大的阻力,经济条件越弱的地区阻力越大。 面对这种困难,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在很多地区,结实的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农业生产者的主力是中老年人,他们的生活保障还不够,温饱必须来自这些耕地,是生活整体的维持。 如果公司、农业合作社或组织能给他们稳定的生活保障,这些农民也想参加。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如上所述,关于领导公司的引进,这个确实可以试试,但从现有的例子来看,引进外国领导公司的效果不一定很好。 这些外来公司往往对当地风俗习惯了解不足,而且在自身利益有限的情况下,投入更合理,推动作用更小。 在没有充分掌握引进外国领导公司的情况下,不如大家合作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培育本土化的公司和特色产业,成功概率更大。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化希青: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柴强:走质量农业之路。 近年来,我一直在诉说农业绿色生产补贴问题,实际上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问题。

中国的农业可以满足历史上巨大的人口诉求,除了先进的栽培技术以外,有机肥料、绿肥的贡献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绿肥是用绿色植物体制制成的肥料,主要是在耕地的休闲季节栽培绿肥作物,特别是豆科绿肥作物,通常在旺季被用作肥料,对提高地力、改善环境有很大作用,大幅度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各种必要元素,导致农作物病 下庄村这样的地方,生长季节比较短,主作物生产后很难种绿肥,但如果能早点收获作物,然后让作物生长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种一点绿肥,等它长大后直接翻在土地上。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当然,绿肥技术在高地可能难度较大,但也有使用有机肥料部分代替化学肥料等其他替代技术。 另外,轮作也是提高作物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

化希青:这绿肥贵吗?

柴强:种绿肥作物,一定要投入。 很多人为此种植欲望不强。 根据我们小组的调查,只要给农户基本的生产价格补贴,农户的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 因此我的政协建议是,中央财政对以绿肥为主的绿色种植模式给予专业生态补偿,重点是对“绿肥+水稻”复合生产模式、旱地麦后绿肥模式、豆科与粮食作物间作等模式给予生态补偿。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如何为农民提供接地气体技能训练

化希青:东乡教育事业历史负债累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以以下庄村为例,30岁以上的大多是小学文化,50岁以上的村民基本上都是文盲。 而且很多东乡族村民平时说东乡话,普通话不太好,村民没什么技能,去打工基本上在兰州建筑,在新疆摘棉花,在青海挖虫草,这些体力工作收入普遍不高。 我们驻村职工计划为村民开展普通话训练和劳动技能训练,但相应的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形成常态化机制。 这边参考做得好的例子吗?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柴强:我也观察到,政府主导的农民技能训练,或者高中主导的相关训练,其效果比较有限。 一般来说,这种训练理论性强,实践操作环节弱,但农业生产者最需要提高的是实际操作能力。 这几年我也调查了一点南方的农村,发现那边农民的训练依赖于公司和农业合作社,农民的训练效果也更现实。 究其原因,另一方面公司和农业合作社的训练复印件来源于生产,用于生产,接地气体更多。 另一方面,农民在公司和农业合作社打工,如果不满足相关技能的要求,有可能被淘汰,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更高。 因此,我建议利用当地小规模的公司为农民提供实际劳动技能训练,而且结合高校、政府主导的理论知识训练,取各所长,帮助农民。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化希青:我们的驻村员工观察到,一到冬天,工厂就停产,建筑工地停止,外出的村民回到家乡后三三五五人聚集在一起,等天气变暖再去打工。 如果能利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开展产业技能训练,农民的收入至少可以增加一万元以上。 每个人都有技能,村里有产业,致富有希望,加强农民对兄弟的技能训练迫在眉睫。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柴强:就像我刚才说的,东乡人受语言的制约,外出工作有一定的障碍。 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训练普通话确实很难,所以有必要从娃娃那里抓住。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三年,教孩子们普通话。 另外,尽量带山里的孩子们去看看,会发现不会普通话的人和山外的人无法交流,宣传普通话的工作自然会变多。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化希青:确实,兰州理工大学每年组织50名东乡县学生在兰州开展研究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大学校园、省博物馆、省科学技术馆,游览黄河母亲的雕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这些孩子回到家乡后,和家里的老人谈论山外世界,静静地改变村民的观念。

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报道组成员:苏令尹晓军冲碑忠林熙新单艺伟郑芃生高众任赫执笔:高众)

《澎湃教育网》年05月22日第4版

标题:要闻:怎么做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地址:http://www.ptwc.com.cn/xqjy/957.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澎湃教育网介绍

澎湃教育网一直秉承以“专注教育,用心服务”为核心,在专注全球教育市场开拓的同时,为超过一百多所院校提供推广服务,优质、用心的服务赢得了众多院校的信赖和好评。以宣传报道各国教育信息为主的国际性教育网络媒体,本网立足于国内外教育行业,依托各大院校、商学院、国际学校,以及中外合作项目、留学移民等教育实体,向全球传播教育类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