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多次强调加强劳动教育,“关于深化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几点意见”和“全面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重大 共同推进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和融合会贯通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比较有效的方法。
思政科执行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和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密切结合。 大学思政课是执行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重要课程”。 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主要是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功能。 另一方面,劳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社会化,为大学生的成长成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修养德行,锻炼体质,开发智能,提高才能,陶冶情操,全面快速发展。
因此,思政课作为高校执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的主要阵地,其实践教育是党育人国家培养的根本目的,与新时期劳动教育育人的宗旨、育人的价值基本一致。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加强劳动教育理念,教育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劳动价值取向,不仅丰富地拓展思政课实践育人的路径,提高实践教育的实效性
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素质的开展与提高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面貌密切结合。 近年来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有一些有益比较有效的探索创新。 实践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使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和社会状况,正确认识和解决个人与社会、国家、民族与他人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理解思政课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导向,促进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加强 这为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提供了机会,为他们开阔视野、素质的社会和公众打开了理解和检查大学生素质的窗口,成为展示思政课教育成果和大学生精神风貌的渠道和平台。
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反映和折射出是否具备良好的勤俭、奋斗、创新和献身的劳动精神,是否真正确立了符合思政课政治指导的劳动观等。 因此,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思政课教师不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思想政治素质,在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和点滴中体现思政课传导的先进劳动观念、正确的劳动态度和高尚的劳动质量,展示大学生的新形象,
思政课实践教育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密切结合。 思政课作为新时期大学铸造灵魂育人的课程,其实践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改变长期形成的理论和实践,重教室的学习效果是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社会责任感是最根本的,体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核心拷贝。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思政课实践教育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社会责任感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责任的支持和保障。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负责,需要一定的能力和素质,其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 使思政课实践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大学生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密切结合,可以比较有效地实现两者同向的双赢。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新时代最美工人的培养密切结合。 “培养谁”的问题对思政课和劳动教育来说是根本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面对近年来青年学生中出现的一点人不重视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劳动等现象,而且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培养许多新时期最美的劳动者 “最美”标准是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爱劳动人民、报答国家和社会,即德智体美劳动全面快速发展的人。
思政课实践教育是学校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线索和第一环节,也是联系家庭、学生及社会力量的中介和桥梁。 德体美劳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五育”和协同育人是思政课对创新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实施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只有推进思政课实践教育和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在教育大学生形成最美劳动者的过程中,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作者是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是年度教育部大学模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育科研团队的建设项目: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18jdszk074]的阶段性成果)。
《澎教育网》年11月23日第6版
标题:要闻: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
地址:http://www.ptwc.com.cn/gkxx/2078.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