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澎湃教育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国内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教育改革政策、教育创业报道、在线教育活动,以及课程改革信息,中考备战,高考备战,家长学校等各类资讯。

主页 > 高考信息 >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0-12-25 07:36:01阅读:

本篇文章2538字,读完约6分钟

专业课中,两个极端现象需要引起观察。 一个是只说批判性思维,不说角度,不下结论,所谓的“思不政”。 另一个极端是“只是政不思”,认为课程的思政是向专业课程注入意识形态。

最近,新时期大学化学系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福州大学召开。 这次会议是今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后化学专业首次召开的全国规模课程思政研讨会。 在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构想、难点和困惑、处理路径等为中心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上课时间不够。 我该怎么办?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胡涛表示,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下来后,很多老师反映了“下课,怎么讲思政”的疑问,不是案例,而是很多大学理工科老师,特别是核心专业课老师条件反射提出的问题。

但是,如果任务下降了,怎么办? 因此,出现了在两课之间放红歌,上课前看一些时政信息的桥段,这样的“救场”在“授课思政”大背景下的理工学课程中不是一例。

那么“课程思政”到底要做什么呢? 怎么做? 是新任务吗? 在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大学的叶志明教授以钱伟长老校长为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早在1951年,钱伟长在其出版的《教育和教育问题思考》一书中就多次指出,文章的第一份复印件是“物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是全面的人,应该是爱国者”。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本课程的思政标签是新的,但其内涵要求是人师的基本——育人。 ”。 叶志明教授指出。 高校专业课老师不仅要担负知识传授者的基本任务,还要亲自承担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知识内化、教育外化的形式,以教师的人格和知识魅力感染学生。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上课时间不够。 我该怎么办? 叶志明教授指出,对教师来说,育人无处不在。 课程思政不是在说圆周率时拉动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是作为重要主体之一的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无处不在,总是要养人的理念。

别忘了育人的初衷,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老师要注意课程育人的各种机会。 例如,迟到早退等课程的详细情况是如何规范实施的,是否写了教育板书等,是育人的好时机。

叶志明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学生诉说考试成绩不合格,检查了所有的教育过程后发现问题,学生没有马上交作业,没有送到指定的邮箱。 这是一个好的课程思政教育例子,对于学生不可靠、不诚实的行为,任课老师有责任深入教育,诚实的种子可能扎根在学生心里。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要不要用例子,怎么用

与年轻教师面临“课程思政”相比,稍老的老师,特别是学科领导型专家学者,应对这个议题很方便。 大连大学的孟长功教授指出,年轻教师大多在年轻博士和博士后,他们对专业信息有一定的能力,但如何培养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任务,是无法控制的。 现在各高校的简单岗前训练,显然处理不了这个问题。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针对这样的对比,研讨会上来自福州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老师们提出了建设样品库的建议。

例子是各大学在课程思政任务中最常用、最普遍的处理方案,但怎样的例子、如何使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大学生是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有一定的新闻素养,信息的获取和范式的理解有自己的思考。 对此,在一些老师的课上,强行说例子,读传记,把时政信息带出救场,在例子的选择中,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在好的例子中说中国的,坏的选择海外的。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在研讨会上,参加者认为,虽然可以利用样品,但不仅要与课程教育相融合,还必须与专业的培养、学科的想法有机地结合。 山东大学的张树永教授强调,把握“适时、合适、适量”的大体是课程思政的“高级”要求。

示例库一定会建设。 怎么建设?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建议深入挖掘课堂上的思政因素,寻找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点”,提取“珍珠”,将知识传递和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使示范运用达到“盐入味、润物无声”的效果 并建议各学科教指委员会建立一定的共享机制。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有学者指出,样品库的建设结合当地历史、地理、人文特色等,学生容易理解、思考,形成门课程有思政,门的思政有特色。 来自福州大学的袁耀峰教授以嘉锡精神和化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分享了本校特色卢嘉锡先生的优秀事迹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的探索和实践。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课程思政的突破口是什么

课程思政开展以来,专业课中,两个极端现象必须引起观察。 一是只说批判性思维,不说角度,不下结论,就是所谓的“思不政”,甚至老师嘲笑,“只能用确认眼神的方法确认效果”。 相反,极端的是“只是政不思”,认为课程的思政是向专业课程注入意识形态。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如何“思考”,如何“政”?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关于“思考”和“政”的关系,应该辩证地看待,思考、政治和角度都应该谈论,两者必须有机结合,不能只失去一方。

来自山东大学的李赛强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应该翻译成: valueseducationthroughcurriculum,是价值观的诱惑。 作为社会主义高校,我们总是以“培养谁、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中心,重复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指导,重复社会主义的运营方向,扎根中国大地进行教育,进行课程的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今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确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执行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战术措施。 在高校价值形成、知识传达、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价值形成是第一重要课题。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引导价值观传达知识和培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在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的叶志明教授指出,“课程思政”看起来在课堂上,本质是教课程的人,重要的是教师,也就是重要的是人。 同样的课程,教师不同的话课程的教育效果也不同。 “课程思政”的效果,重要的也是人,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学生。 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爱可以自己出生接受爱,教师方面可以成为人之师。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3天的研讨会除了来自会场全国高中的160多名专家学者外,还有6500多人以在线形式参加会议,参加者面对课程思政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当然,“课程思政”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和应对方案并不是一个研讨会就能打开所有的好方法,如何建设,如何与“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任务相结合,需要回到课堂上,教育者也是

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澎教育网》年12月14日第5版

标题:要闻:课程思政是一项新任务吗

地址:http://www.ptwc.com.cn/gkxx/1881.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澎湃教育网浏览榜

澎湃教育网介绍

澎湃教育网一直秉承以“专注教育,用心服务”为核心,在专注全球教育市场开拓的同时,为超过一百多所院校提供推广服务,优质、用心的服务赢得了众多院校的信赖和好评。以宣传报道各国教育信息为主的国际性教育网络媒体,本网立足于国内外教育行业,依托各大院校、商学院、国际学校,以及中外合作项目、留学移民等教育实体,向全球传播教育类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