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哈尔滨工业大学多项成果助力长征五号B首飞
本篇文章1244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教育情报网(记者曹曦通讯员马晓雪) 5月5日18点0分,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开发的长征5号B火箭首次在海南文昌成功飞行,正式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从长征5号初飞到长征5号B初飞,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了很多技术成果,为帮助长征5的飞行成功尽了力。 另外,这次发射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还搭载了哈佛宇宙学院的旗帜。 现在,哈工大宇宙学院的教员学生签名的院旗伴随着新一代载人宇宙飞船在太空上漫游。
哈工大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赫晓东教授团队负责的“发动机钢瓶热防护”项目成功开发了轻量高效的柔性隔热复合防护结构,取得了航天产品准入资格,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这种柔性隔热复合防护结构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二级发动机,3次辅助长征5号成功。 发动机气瓶单元和气瓶支架都使用这种柔软的热防护结构,在长达30分钟的辐射传热和羽流对流传热结合的情况下,发动机气瓶壳体的表面温度上升不超过35℃,长征5号二级发动机室内的热防护课题
长征5号氢氧化发动机喷嘴的延伸段有300多根变截面薄壁方管螺旋缠绕焊接,焊接长度超过1700米。 手工焊接存在焊接质量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哈工大材料学院陈彦宾教授研究小组展开了近十年的技术攻关,提出了密排焊道错位焊接控制变形的做法,比较有效地处理了超薄异形管焊接变形的难题。 开发了9轴联动机器人自动化集成技术和装备,实现了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的精密控制。 小组相继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人自动焊接设备,实现了氢氧化发动机管式喷嘴延长段的自动生产,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
金属橡胶技术是处理航空空宇宙行业高真空、大温差、强辐射等极端情况下衰减减振等技术课题的专用技术。 哈工大机电学院金属橡胶技术研究所姜洪源教授团队为长征五号处理了高真空、大温差、强辐射等极端情况下衰减减振的课题。 研究所围绕国家的重大诉求,瞄准技术瓶颈,制造了满足不同情况和不同结构诉求的金属橡胶构件,部分金属橡胶构件成功替代了重要装备上的进口零件,在嫦娥三号着陆器等任务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哈工大机电学院王黎钦教授团队承担了长征五号火箭核心级和上层发动机低温重载涡轮泵用陶瓷轴承的预研和工程原型技术的难关任务,这是国内第一个液氢涡轮泵高速重载低温自润滑陶瓷轴承 团队克服了陶瓷轴承超低温一致性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和技术,大幅提高了火箭发动机轴承的关键指标,建立了相应的技术规范,为新一代大推力氧火箭发动机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预研、
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外,青年教师朱磊设计小组还为长征5号设计了l ogo的美丽妆容。 长度为5系列火箭l ogo方案的概念创造来自中国以前传达的文化太极图案,整体表现出动态的“5”形象。 这标志着“长度5”火箭寻求包括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环境保护等多因素的综合优化。 在全箭涂装的整体色彩解决中,红色长度l ogo与国旗相呼应,在全箭大面积的白基调中树立了红色主导的视觉形象,强化了中国要素的主导地位。
标题:要闻:哈尔滨工业大学多项成果助力长征五号B首飞
地址:http://www.ptwc.com.cn/xqjy/1027.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