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亲历苏格兰小学家校联合的“三易三难”
本篇文章2114字,读完约5分钟
英国是西方世界最早提出家校联盟的国家,近20年来更密集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家长深入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 笔者去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第三大城市格拉斯哥,以家庭教育研究者和监护人的双重身份,从“其他文化”的角度共同参加英国家庭学校注意,窥视豹子,发现了感兴趣的“三易三难”现象。
想轻松地当父母很简单
格拉斯哥属于英国北部的苏格兰地区,苏格兰在年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优秀的课程”。 其中之一是取消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外部评价,简单来说,没有考试。 因此,公立学校的教师没有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压力,因为如果相应的父母不想管理孩子的学习,就不会有人干涉。
另外,学校几乎不把亲子作业交给父母,学生的学业任务基本上在学校完成。 这有三个好处。 一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二是教师可以随时个性化指导学生;三是学校提供手工场所和材料,节约了父母的时间和金钱。
我想参加学校的活动很简单
父母参加学校活动的机会非常多,平均每周一两次。 比如每周有1小时的“父母咖啡”时间,由一两个教师主办,10多名父母边喝咖啡边聊天,没有主题,没有被捕。 教师把聊天中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反映给校长和相关人员。
学校每周有半天的“父母辅助教育”。 父母志愿者是班(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班)的教师完成室外教育任务,搬运器材,和孩子一起完成任务,确保安全。 另外,还有捐款、捐赠服、家长开放日、图书超市、会场布置、打扫、观看表演等家庭学校联合活动,丰富有趣。
想得到支持很简单
文明、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是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和特殊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在这方面英国教育有成功和成熟的实践。
父母想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非常方便。 学校根据各种家长群体的好处提供定制的服务和建议.。 例如,对于英语不是第一语言的父母,学校每周举办“亲语言学校”,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融入当地生活。 对于贫困、军人、少数族裔、残疾儿童、单亲父母、手语聘用者等有特别需求的儿童家庭,政府、学校、社区采取了特别政策措施,给予比较援助。
我想见班上的老师,很难
苏格兰小学实行“包制”,一个教师必须接受除体育、音乐以外的所有科目的教育。 为了知道孩子的适应情况,我想收到班教师的电子邮件,“有事的话请给我们办公室发邮件。 转发给班教师”被行政工作人员温柔地拒绝了。
为什么? 英国政府出台的家庭教育政策不是全面支持父母理解孩子学校的状况吗? 对此,英国克莱德大学教育学院的同事表示:“如果班里的教师向全班父母公布自己的邮箱地址,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可能会解决30多封邮件。 如何把观察力放在孩子身上”,笑着回答。 原来,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工作时间内,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
英国各行业严格遵守上班下班的工作时间,英国班教师在工作时间外加班和家长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件。
父母提出的各种需要都由学校管理团队分类解决。 父母想和班里的教师见面,除了发邮件要求安排学校的办公室以外,还有每学期中间的家长会这种通常的路线。
如果是监护人会的话,学校半个月前会向所有监护人发放问题单。 监护人可以和班里的教师单独见面,一个人可以“私聊”,但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 班里的教师不向全班家长介绍情况,把每个学生的授课作业和作品放在各自命名的箱子里,保护学生的隐私。 所有的箱子都陈列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父母可以自己找到自己孩子的作业和作品。
想认识同班同学的父母很难
基于文化惯性,我还想加入像“某班家长群体”这样的社会交流小组,这更奢侈。 因为他们对“自由”的爱远远超过对“归属”的控诉,各自在孤岛,自给自足,满足。
在采访中得知,英国的小学班历来没有“父母群”的方法,同学的父母在接送孩子时打招呼握手,马上告别。 他们不认为人情淡薄,把它视为人际关系的常态。 与国内24小时365天不“关门”的各种父母群相比,英国父母不作比较,是非很少,淡如水,但平静纯粹。
想把教材带回去也很难
为了帮助孩子赶上班级的进度,我想看教材,在家帮助孩子补课。 但是学校办公室的回答是教材不允许学生带回家。 教材的一切权利属于学校,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录用,同时是循环录用,即使学生上了一年级,教材也会留在原班,被下一个学生录用。 想想看,这个方法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有“心里有别人”的意识。
总之,苏格兰小学家庭学校联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外部气氛轻松,内在规则严格。 家校联盟的基础是制定游戏规则,不是增加家长和班教师之间的信息表达频率,而是增加家长和学校管理团队之间的信息表达频率,主动权掌握在学校管理团队手中。 管理团队一方面支持家长,一方面支持家长的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支持教师,避免卷入与家长的信息表达的琐碎细节,集中于教育教育教育工作者。
学校联盟不是学校给家长布置很多亲子作业,而是学校想办法吸引家长到学校,通过各种轻松活跃、有新意义的活动把家长卷入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家长对学校的同意和参加。 家里学校之间建立平等、相互信任的关系,最终受益的是孩子。
(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英国克莱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澎湃教育网2019年10月31日第9版
标题:要闻:亲历苏格兰小学家校联合的“三易三难”
地址:http://www.ptwc.com.cn/jtjy/2874.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要闻:四代育桃李 家风亦师风
下一篇:要闻: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