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南民大:千名大学生笔友真情呵护藏域孩子
本篇文章1001字,读完约3分钟
澎湃教育网——中国教育情报网(记者程墨通讯员张芳敏许丹)“姐姐,我们从中学2年级开始学习物理。 物理很难。 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 最近,西藏山南市乃至东区的初二学生白马曲尼的求救信越过千山万水寄给了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手中。
一封信是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支教团发起的“见字会晤,笔友通过保护一百几千万工程项目”往来于武汉和雪域高原,真挚的友谊也从这里展开。
这个活动于2009年在中南民大开始,致力于为西藏山南等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构筑长时间的书信交流平台。 过去五年来,8552封信往返于中南民族大学1319名大学生和西藏山南等地区的4276名中小学生手中。 一对一的书信往来,成为千里之外的信息表现桥梁,孩子们通过这个小窗户看到远方的世界,志愿者们也由此得到了远方的真心。
“西藏很多孩子没有离开过雪域高原,他们期待着远方哥哥姐姐们的来信。 孩子们给志愿者的信中也寄来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马珠是中南民族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在支教期间担任山南市乃至东区中学的志愿者教师。 对马珠来说,179天的支教生活是他难忘的经历。
来自宁夏的回族女儿杨花参加志愿者项目已经两年了。 杨花和对接的学生通信了14封。 成长过程的烦恼,学习过程的混乱,孩子们在信中逐一告诉她。 学生们的信件复印件碎片化,杨花总是耐心地整理他们提出的疑问,区别沉重的难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回答孩子们。
书信往来给孩子们带来了成长,参加这个项目的许多孩子受益匪浅。 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琐吉于2019年考入心仪的中南民族大学,与曾经的支教老师继续“再前缘”。 孩子的学业成绩取得了质的飞跃,旦增刚旦志愿者以信的形式引导它,逐渐克服了厌学心理。 孩子改变了生活态度,戛纳写信交流,渐渐敞开了心扉。
现在在西藏教书的刘相现在是“看字编辑,笔友护理十百几千万工程项目”的负责人。 “这个项目的名称足以表达我们的初衷和愿望。 “个”,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一对一”成对。 ‘十’,十多名支教老师驻地西藏,立即给予志愿者反馈和学生最新动态。 “一百”,一百名各族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加的“一千”,项目开展5年,累计惠及一千多名中小学生。 “万”,千封信汇了万字,是所有孩子的专属礼物。 ”。 刘相介绍。
今年,项目获得了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者项目的金奖,刘相有更大的干劲。 “我们也继续冲进去,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等我们。 ”。
标题:要闻:中南民大:千名大学生笔友真情呵护藏域孩子
地址:http://www.ptwc.com.cn/xw/264.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