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澎湃教育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国内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教育改革政策、教育创业报道、在线教育活动,以及课程改革信息,中考备战,高考备战,家长学校等各类资讯。

主页 > 校园资讯 > 新文科视域下传媒类专业课程的进路探究

新文科视域下传媒类专业课程的进路探究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3-12-11 10:32:18阅读:

本篇文章4034字,读完约10分钟

随着文化与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传媒类专业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传媒类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文科视域下,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进路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如何在传媒类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目前,高等教育领域中都已经开始重视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积极探索各类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一方面传媒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逐渐向着专业化、实践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开始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思政课程融入具体的专业课程中,使得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推出一系列“传媒+思政”课程,如媒介伦理、新闻法规、传媒与社会等等。这些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在课程设置中也适当增加了思政课程的比重,将其纳入了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中。另一方面学校更加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将在实践中逐渐成长,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们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和创新实践。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近年来,传媒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中课程思政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只有具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才能确保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针对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特点和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已成为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必修课程。因此,当前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中也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思政能力。典型做法是邀请专家来为教师进行授课,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政教育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专家授课还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倡还可以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交流,让教师相互学和借鉴,发掘和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和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政教育水平。各院部也会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此外多数学校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学科竞赛和教学比赛。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和教学比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政教育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然,尽管当前部分学校已经认识到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一些列的推进措施,但是总体而言传媒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传媒类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进程中涌现了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双师课堂。这种课堂模式是传媒专业的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通过默契配合与合理分工,共同授课,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此外,南京传媒学院推广的方山诵读课程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案例。但是总体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和特色课程的覆盖面非常的小,无法进行普及推广。因为无论是哪种形式或模式的课堂教学归根究底都是围绕本专业及课程展开。过多的追求形式的丰富而忽略了内容本身实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为此,一部分学校虽然也在推进传媒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但是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相比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时代变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守旧、落后且单一,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和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格格不入。在课堂中,学生一味地处于被动的学状态,缺乏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热情,课堂的吸引力整体有待增强。其次传统教育界对于思政教育工作主体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思政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或学生辅导员,其他教师则没有责任。然而在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作用下,一部分传媒类专业的教师已经转变了这种观念,认识到自身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课程思政推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传媒类专业课程的教师会自觉承担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的双重职职能,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直接主体。但是,如果将课程思政的教育责任仅仅归于传媒类专业的任课教师,那显然是不正确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学校要始终坚持三全育人。所谓三全指的是全员,全程及全方位。换言之,传媒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除了需要传媒类专业任课教师参加以外,其他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师、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学工处、团委等都应成为这项工作的主体。只有形成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多主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实现思政教育的全覆盖。此外在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学空间相对窄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学生在学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空间来进行实践操作,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允许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这样的学空间。因此,虚拟教学场域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但是,当前虚拟教学场域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虚拟教学场域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对于一些学校来说可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另一方面虚拟教学场域的使用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为了改善新文科视域下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育宗旨,学校要协调多种影响,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尝试各种方式方法。首先学校要积极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学校需要深入探究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理解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素养的内在联系,找到专业思政育人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学校要鼓励教师对专业的本质、发展趋势、社会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只有深入了解专业的内在要求,才能够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中获得更多的思想启示和精神提升。此外教师还要对课程进行全面的思政设计。教师需要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设计出既符合专业要求又能够满足思政育人目标的教学方案。其次传媒类专业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思政教育的实施。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种思政教育资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德、伦理、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讲座,或是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也可以通过互动式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渐领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更好的体验。或是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传媒类专业教师要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打造富有生机的思政教学课堂,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道德、伦理、法律、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而深入的发展。最后传媒类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更加注重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而成为既拥有专业技能又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传媒人才。为此教师要学生营造浓郁的课程思政氛围,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成为学生的榜样。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等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营造浓郁的课程思政氛围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催生课程思政多主体共生效应。传媒类专业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合作,让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的学、生活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和社会建立联系,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共同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总之,传媒类专业教师要营造浓郁课程思政氛围,催生课程思政多主体共生效应,从而培养出既懂技能又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传媒人才,为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媒行业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媒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正是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探究新文科视域下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进路,可以为传媒类专业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为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的传媒行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学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思路,为国育人才;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传授学生真知,还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路,使学生坚定政治理想和人生信念;学生则作为学的主体,应从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积极投入课程思政教育,自觉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李洋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标题:新文科视域下传媒类专业课程的进路探究

地址:http://www.ptwc.com.cn/xyzx/20031.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澎湃教育网介绍

澎湃教育网一直秉承以“专注教育,用心服务”为核心,在专注全球教育市场开拓的同时,为超过一百多所院校提供推广服务,优质、用心的服务赢得了众多院校的信赖和好评。以宣传报道各国教育信息为主的国际性教育网络媒体,本网立足于国内外教育行业,依托各大院校、商学院、国际学校,以及中外合作项目、留学移民等教育实体,向全球传播教育类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