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中国周刊》:清华与国运(3)
本篇文章5407字,读完约14分钟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历时两年半宣告成功。 随着张学良在东北改旗,蒋介石的形式统一了全国。 同年,国民党宣布,在孙中山革命理论的三个步骤——军政、训政、宪政的推动下,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进入“训政”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主。 在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下,被史学家称为“黄金十年”的急速发展期开始了。
民国风雨初定,清华大学发生风波。
罗氏的新政
1928年9月18日,清华新任校长罗家伦发誓就职学校,穿着少将军服,完全放眼。 这位34岁的国民党原战地政务委员会教育处长在就职典礼上在“受命党国”宣布“长清华”,提出了“廉洁化、学术化、平民化、纪律化”的办学方针。
甫上任后,罗家伦对清华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在他眼里,这所学校充满了各种问题。 比如“富馀人员”、“有学识的教授少”、“学生缺乏课外研究的风气”等。 以“革命精神”为指导的高强度整顿展开了。
罗家伦命令扩建大学部,把学生从300人增加到500人。 招募女学生,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不接受指示,直接在招生广告中增加了“男女兼收”四个字。 向教授和职员重新颁发聘书,一下子解聘了37名教授,还新雇了40多人,包括冯友兰、杨振声、钱玄同、萨本栋等知名学者。 特别是,他借用国民党的关系,废除了站在校长之上的董事会,让这所学校脱离外交部,回归教育部管辖,处理了限制清华快速发展的巨大障碍。
但是,也有让学生们相当不舒服的措施,“纪律化”是最大的。
当时的学校规定,学生每天早晚点名一次,不满者一次,三次小错误一次,三次大错误就开除。 做早操时,校长和教务长进行“系上武装皮带,穿上大靴子”和“检查”,学生很痛苦。 冯友兰说,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张岱年,在清华入学后两周,认为无法忍受早操,所以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入学期限还没过,就转学了。
军事训练制度实施了两个月,但由于学生消极抵抗,因此无法进行。
更让罗家伦摸霉头的是他带来的纸质条例。
1928年9月,国民政府大学学部和外交部共同制定了《国立清华大学条例》。 其基本精神是加强校长的职权,减弱清华“教授会”和“评议会”的力量。 从1926年开始,这两个机构是所有校政的统治者,在授予教授们制定教育方针、决议规章制度、人事等权利时,将其称为“人事”。
在国民党统一全国、大力推进“党化教育”的背景下,南京政府当然希望掌握清华。 新条例规定,全校人事任免几乎由校长一人决定,以民主自由之风为习性的清华非常不满。 “教授治学校”和“校长治学校”用两个不同的理念来防御你攻击我。 1929年4月,罗家伦和学校董事会的矛盾闹得无法收拾,一时愤然辞职。 借此机会,“评议会”通过了“实施教授治校,院长由教授推荐”的决议。 罗家伦复职后,也只能让步,校长全权任命院长,“教授会”选举两人,校长选择一人。
但是,这没能缓和罗家伦和师生的矛盾。
追三校长
“罗校长处理清华,成绩高,不仅校务蒸蒸日上,而且都继承了本党主义、中央政策,整理学风,统一思想,非常努力。 ”。 1931年,蒋介石怀着遗憾高度评价时,罗家伦离开了清华大学。
他被学生们赶出去了。
1930年1月,阎锡山公开与南京决裂。 5月,蒋介石誓师讨伐,中原大战开始。 阎锡山和汪精卫很快在北平组成了另一组“国民政府”,蒋介石在北方失去了势头。 同样,也涉及到了在北京的国民党罗家伦。
5月20日,部分对罗家伦不满的学生趁着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请罗家伦自动辞职”的议案,“罗来清华一年,恶迹大彰,丑态百出,钳制舆论,束缚同学”,“四大化,结果一体化,言行,言行, 这个提案第二天在全体学生大会上被否决了,罗家伦知道什么也做不了,3天后,他辞职去了教育部。
这只是清华动乱的开始。
罗家伦离开后,控制了北平的阎锡山,任命幕僚乔万选为清华校长。 许多清华教师和学生讨厌这个。 “罗家伦假政治势力来了校长,我们离不开他。 如果有人用军人的势力入侵清华,就让他带卫队去,我们在手枪和太刀的威势下,不允许他来。 ”。
也许是预想到了困难,6月25日,乔万选带着武装卫兵,驱车护送着来到“领取”。 清华学生组织纠察队,在学校门口阻止乔万选的人马进入,另带乔万选去小礼堂,要求他当场签字,保证“永远不就任清华校长”,没办法,乔万选签字画画,离开清华。
1930年9月,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北平回到了那一手。 1931年4月,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副教务主任吴南轩被任命为新的清华校长。 比罗家伦更进一步,这个人一到学校,就宣布“聘请院长是校长的职权,教授听不进去”。 不到两个月,“吴驱”运动爆发,教授指责说“只是有权力,不迅速发展学术,贬低教授的人格,把教授视为员工”,学生大会决议说“请把整个团队送到校长家,马上离开学校”。
在一片反对声中,吴南轩要有清华大学的印信,在北平大使馆区的利通酒店挂着“国立清华大学临时事务所”的招牌。 消息传来,舆论哗然,南京方面也不自然。 1931年6月,吴南轩没有回归的希望,狼狈地离开了北平。 临床宣称:“教授治校本来可以采用,但其精义集中在学术方面,培养纯粹的研究学术精神,学生干涉学校政治,推翻别人的工具,不引起‘学生治校’、‘校长不治学校’、‘教授不治学’的风气。”
在“教授治校”和“校长治校”攻守之间,罗家伦、乔万选、吴南轩分别败北。 清华高层动乱的局面,从1930年5月开始持续了一年半,直到1931年12月,清华再次迎来了新的校长。
这个人叫梅李琦。
和他的前任们完全不同,梅李琦和清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访问美学事务所的时期。 早在1909年,他就以第一批庚金公费生留学美国,1915年在清华教书,1926年接任教务长。 被任命为校长时,在大洋彼岸担任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的监督。 这样,比起前几名“空降校长”,更让清华教师和学生信服。
对不稳定的清华来说,梅李琦的身体更重要的是那个“好老师”的个性。
“小梅到了学校后,冷静地看到,在当时的清华,权力不能集中在一个校长手中。 所以,梅在解决重要问题时总是非常谨慎,很多人都会想,不会轻率表达。 在很多会议上,他总是倾听别人的意见,但自己一言不发,被催促的时候也经常不马上回答,很多急性的人常说优柔寡断不负责任。 ”。 正如清华教授吴泽霖所说,梅李琦给清华带来的最重要的精神是“尊重”。 关于“教授治校”制度,他极力支持,充分尊重“教授会”的意见,但面对重大问题会议无法处理,他认为自己“关在住宅里深入简单地出去,有时两三天焦虑,忍辱负重”
很快,梅莉齐得到了全校的支持,在校长的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一直呆到1948年离开大陆。 有人问那个奥妙,梅李琦说,大家把这个打倒,就算打倒它,也没有人愿意“打梅”。
在“调侃”后面,清华园已经放下了紧张的神经。
巨匠聚集
1936年11月,清华校内刊物以“清华园一天”为题,在师生中组织了征文。 在清华教书的朱自清应聘,其一天的活动是早上上两科,分别是国文、宋诗、中午读书、下午读王介甫诗、下午4点召开评议会、清寒公费生章程的修正条文、晚上读日本历史教科书。
教职、治学、参政、行间流露着充实和自由。
教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即使在校长的风潮时期教师队伍也不稳定。 吴南轩就任之初,文学院院长冯友兰、理工科院长叶企业孙、法学院院长陈岱孙一次辞职,吴校长明确表示不尊重“教授会”的决议,没有妥协的馀地。 梅李琦上任后,“教授治校”和“校长治校”之间有了微妙的平衡,教授的权利大大扩展,奠定了安心求学的基础。 而且学校给教师的待遇非常好,1935年,闻一多、冀平伯、周培源等教授搬到清华新南院,每人新建的西式砖室、书房、卧室、餐厅、接待室、浴室、电话、热水一应俱全。 由于生活富裕,环境稳定,当时的教师即使放弃在其他学校当教授,也想来清华当普通讲师。
学校特别重视对大师级教授的关怀。 国学研究院解散后,原四大领导人之一陈寅恪成为中文系和历史系共同录用的教授。 根据那个学生的回忆,陈寅恪身体衰弱,因此学校特别在上午二三二节(九点到十一点)安排他的课,只有三年级才能去选择。 其意见也充分尊重,众所周知的有趣是,在清华高考的国文问题中,陈寅恪做了一对小题,上行“孙行者”,考完试,高中者一人,答案是“胡适之”。 开玩笑般的问题,实际上是考验学生的国文实力,但学校不是不妥,而是宽容。 在这样的气氛中,30年代陈寅恪在清华园写的一点作品说:“文案很短,但文案的分量不是很多“大书”能看到它的背景。”
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将成为清华引以为荣的资本。 这个时期,清华文学院有朱自清、陈寅恪、刘文典、闻一多。 理学部有叶企业孙、熊庆来、华罗庚、萨本铁。 法学院有钱端升、张奕若、陈岱孙、萧公权。 工学部有顾毘、刘仙洲等清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部,当时被认为是国内这几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心之一。
在大师的指引下,清华园内充满了踏实严谨的学风。
和乐提高
就任之初,梅莉齐就说:“所谓大学者,既有比尔,也有大师。” 但从罗家伦到梅李琦,没有忽视硬件建设。 抗战之前,清华大学扩建了生物馆、气象台、化学馆、工程馆等多个系馆。 根据教育部批准的《清华大学校务进行计划大纲》,学校图书设备的购置费每年至少占清华总预算的20%,图书馆藏书量每年大幅增加,其中珍本、孤本图书不少。 图书馆每天上午开放书库一小时,规定学生可以自由入库的职员和研究生、大四学生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外入库。 由于条件方便,当时很多学生有涉猎很多书的习惯。 1933级学生曹禺在图书馆完成了戏剧《雷雨》的创作。
创办大学后,清华大学对学生的要求继承了过去的严格标准。 每学期参加高考,有时一天参加两三门课考试,几乎不给复习时间,不合格的课程,不给学分,不能补课,只能在第二年补课。 有些学生“尖叫着忙,迷迷糊糊,战战兢兢地咬牙忍住”。
根据学校的规定,学生选修的学分不合格或三分之一不合格,即被退学及留学除尽,带来了极高的淘汰率。 例如,理学部1931年入学的53名学生,到1935年毕业,剩下24人,淘汰率达到了半数以上。
但是,由此产生了很多学生,进入社会后,陆续变成了中耀楚。 1935年理工科毕业生中,有后来的著名科学家钱伟长。 到了50年代,新中国国防的尖端科学技术,很多研究者毕业于清华大学。
教师对教育质量也同样严格。 例如,在以平时练习为重点的工学部,选定练习题后,助教需要自己做一次练习题。 另外,有些教授需要自己做。 学生提出的习题,助教需要一本变更,有时需要变更到深夜一两点。 副教授少的情况下,教授也要插手修改书,不要只判断正确的事情和错误的事情,要在解题方法上指出一点。 在文学院,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一个学生发现助手在自己的课卷上犯了错误,感到不满,马上去找刘文典。 小刘生气地说“摇头打嘴”,回去和副教授大吵大闹。 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的所有课卷都是刘文典自己批改的。
“体育馆的‘斗牛’场上师生共同角逐,每年教师都可以邀请同学回家做客。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室上面是教师,下课后是益友,感情相通,互相原谅。 ”。 袁随善回忆说,那时的清华园内充满了欢乐和紧张的气氛。
但是,这种和乐提高的景象很快就会成为明天的黄花。
风雨之前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在清华园内,每个人都闻到了危机的气息。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清华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
但是,三个月后,玛丽·齐到学校的第一天,召集教师和全体学生谈话时说:“我们成为教师,成为学生,是最现实的救国做法,致力于学术,创造有用的人才。 将来为国家服务”
1933年1月,日军向南进入山海关,清华学生自治会要求学校停止寒假考试,学生离开学校回家。 梅李琦对全校说:“在这个国难危急的秋天,大学生应该更成为民众的榜样,不要输给别人。 寒假考试还应该照常进行”。 结果,报考者只有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
清华依然是风雨飘摇的华北,希望放下安静的桌子。 只是这个愿望越来越难了。
1936年,更大的危机到来了。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走上街头进行抗日游行,其中清华学生走在了前列。 第二年2月19日,学生要求罢工,冲击教授会,全体教授全部辞职,梅里齐立即从南京回到北平,解决该学生,向教授逐一致歉。
仅仅10天后,北平宪警察突然闯入清华园抓住学运领袖,清华大学尽管对学生运动没有持肯定态度,但还是竭尽全力保护学生。 “时蒋南翔躲在锅炉房里,受到工人的掩护。 姚依林躲在冯友兰家,女学生躲在朱自清家,学生躲在一个以上和华罗庚家”。 之后,梅莉齐对此感到痛心,但他说:“今后如果信任学校的措施和领导,我当然有责任保释所有被捕的同学,维持学术上的独立。”
事实表明,整个30年代,清华把政治风波带来的内伤降到了最低。 1936年,全校从1928年度的400人增加到1223人,但学生的质量没有下降。 全校教师达210多人,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对学潮频发的清华来说,这样的成绩实在不容易。
但是,时局的迅速发展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略。 清华的“黄金时代”终于结束了。
即将迎来的是斩荆棘、弦歌不断的南迁之旅。
特别是根据各方面情况的调整和变化,澎湃网提供的所有考试新闻都将参考,请根据权威部门对考生发表的正式消息。
标题:时讯:《中国周刊》:清华与国运(3)
地址:http://www.ptwc.com.cn/xw/9683.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时讯:清华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