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澎湃教育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国内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教育改革政策、教育创业报道、在线教育活动,以及课程改革信息,中考备战,高考备战,家长学校等各类资讯。

主页 > 新闻 >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澎湃教育网作者:李湘更新时间:2021-06-04 16:40:06阅读:

本篇文章5148字,读完约13分钟

摘要:产教融合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诉求目标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合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方面的定位,多次深入融合,共同快速发展,多次积极合作,多人参与,多次地产适宜,重视实效,多次先行,分类推进为指导思想和 第一从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共同育人平台、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部队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实现探索与实践,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紧密结合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新型地方本科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一句话

现在中国有新学部678所(包括独立学院),非省会城市布点的大学有208所,占所有新学部的51.6%。 年1月22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安排:“地方本科大学积极以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心,面向市场诉求,重视产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区域、领域生产服务第一线,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 要以适应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新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学校的办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环节融入产业链、公共服务链的价值创造。 从培养目标来看,应用型本科在领域公司中应用科学理论培养了从事高新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家。 从规格的培养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首先以领域的诉求为本位,在知识结构上重视知识的复合性、现象性和应用性,在能力结构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做法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 因此,要在地方新建本科大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走生产教育融合合作育人之路[3]。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作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唯一的本科大学,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战术调整和改革,立足黔西南,融合黔西南,服务黔西南,确立为黔西南贡献的思想,以服务寻求支持,以贡献迅速发展 本文以兴义民族师范为例,从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部队、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探讨地方的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 .产学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建设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专业要适应、融合、引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经济社会要点建设快速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以产业链为中心调整专业设置。 近年来,学校根据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大教育”战术,结合边远不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不足、素质低下的现状,在地方基础教育所需的学科中设立师范类本科专业小组,特别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基础教育 另一方面,根据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大旅游”战术,结合黔西南州“构建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快速发展战术,成立了“国际山地旅游快速发展研究院”,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山地旅游、山地效率农业、旅游翻译、旅游英语 另外,结合省委省政府、州委员会州政府提出的“大数据”战术,学校设立了物品网络工程、网络工程、新闻和计算科学、大数据科学和技术等专业小组。 根据州委员会州政府提出的“大健康”战术,“贵州省健康养护产业快速发展计划(―)”的文件精神结合黔西南州提出了“康养黔西南州”战术,“大健康”产业需要大量人才,学校需要大众体育、运动恢复、收银台 根据州委员会州政府提出的“大民族”战术,学校设置历史学、文化遗产、民族学等专业方向小组,培养理解民族学相关知识的人才,发掘布依民族文化全球旅行、山地旅行、民族旅行、生态旅行、地方民族间 通过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诉求的一致度,融合黔西南、服务黔西南,整体加强地方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性和互动性,收紧领域公司的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专业快速发展和领域公司的诉求 推进专业建设和产业链对接,对接课程复印和岗位标准,对接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以育人为本、就业指导、注重实效的生产教育融合,构建协同育人特色,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大量紧急专业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2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2.2.1立足于学校的迅速发展,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领域组织的指导评价、公司的参与融合,开通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通道,不同专业学校企业、校地、学校企业合作探索新形式,结构树为高校、政府 根据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成立由学校、二级学院、地方、领域、公司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参与专业建设、客户确定、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方案制定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试验性推进“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性、适用性、实践教学方法和实效研究,加强实践技能评价,切实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黔西南州委员会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签订了合作协定,共同建设生物科学专业,以华大基因西南数字化健康中心为我校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实践提供了平台和场所。 共同建设贵州兴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中心,与5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建设我校采用应用化学专业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学技术有限企业和贵州省兴仁金线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共同建设生物科学专业,100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2.2重视社会诉求,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解体和调查制度,深入解体领域公司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领域、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领域、公司标准对接专业标准。 建立学校“专业改革试验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专业先行生产教育融合共同育人计划,按照考试先行、示范引领、分类推进、协同快速发展的实务要求,明确不同专业的生产教育融合形式,二级学院生产教育融合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2.3结合领域的诉求,优化专业教育文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产学研一体课程的衔接体系。 学校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根据产业索赔,引进领域标准,研究制定适合职业要求的课程标准,调整和优化课程,进行二级学院和领域、公司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复印等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积极推进课程设置模块化。 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整合优化课程,以模块化的设定构成专业方向模块,符合地区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诉求,可以选择学生未来的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

(2)实施符合项目实践的课程。 建设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课堂环境,在学校和领域、公司、学生和教师、公司专家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我校新闻技术学院将贵州易源新闻科技有限企业、贵州视动互联软件开发有限责任企业、贵州尚城科技有限企业、贵州智囊团科技快速发展有限企业、贵州通用科技有限企业等多家公司结合项目实践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实施学、比赛、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构建要求理工科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单位50%以上的“两个实验平台、三个层次、两个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见习、校内模拟试讲和实习”三个 课程化、项目化、以学分化为线索,加强实践教学的弱点,建设“大学生课外实验素养提高工程”。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四)建设产业快速发展诉求的短时间、微单课程。 二级学院和领域、公司共同分析和比较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设定相应的、领域公司可以实施的短时间、微单课程,以许多密切的关系生产实际的短时间、微单课程的学习累积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3深化生产教育融合,建立“院企联合、双向交流”的协同育人平台。

2.3.1建立生产教育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围绕产业链引进领域公司的相关科研和生产基地,建设领域公司和专业建设的学校内外实验训练基地。 例如,在致公党北京市朝阳区委、黔西南州委员会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与北京中关村加一战术新兴产业人才快速发展中心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培养人才。 与四川博导教育投资管理有限企业签订合作研究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是为了更好地执行贵州省中华教育社、德国职业教育联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四川博导教育投资管理有限企业四方签署的战术合作框架协议。 贵州省中华教育社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战术协议中的“推进省中华教育社员单位、德国职业教育联盟战术伙伴”——四川博导教育投资管理有限企业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共同举办新机构二级学院考试,通过考试走向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应用型高校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3.2共同建设就业和人才储备基地。 以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为中心组织中短期就业和人才预备训练,通过参与公司高层实习,向合作公司评价推荐毕业生等,构建得到领域公司同意的人才提高平台。 例如与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企业签订教育精确扶贫合作协议,在学生实习培训、学生创业就业、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构建生产教育联盟的创新体系,专业和产业互相促进共同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 学校新闻技术学院与贵州易源新闻科技有限企业、贵州视动互联软件开发有限责任企业、贵州尚城科技有限企业、贵州智囊团科技快速发展有限企业、贵州通用科技有限企业共同建设就业和人才储备基地,共同培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福克斯康有限公司贵州分企业建设电子类就业和人才储备基地。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和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有限企业建设就业和人才储备基地,吸纳了100多名学生。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3.3共同开展技术开发和训练。 通过产学融合对接平台,将公司的实际研发项目引入实践性实训课程,将项目的实施转变为公司的课程复印件。 学院与公司共同申报课题,鼓励教师承担公司的技术开发项目,形成科技成果,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和贵州兴化化工有限企业建设省级大学生工程实践中心,贵州通用企业和学校建设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学校和领域公司共同建设了85个实践基地。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4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优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结构,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标准。 打算向地方、领域的公司派遣教师接受训练,就业,实践训练。 引进领域公认专业,聘请公司优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产业教授担任专业建设领导,担任专业兼职教师,领导职位进入教育岗位,全面参与二级学院教育、科研和学生管理。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5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2.5.1加强完整的合作机构、组织领导。 由二级学院党政领导主导,建立专业负责人具体负责的项目实施指导小组,加强对生产教育融合合作育人工作的组织指导,并设立由学校、合作企业事业单位、领域相关部门组成的指导协调小组,共建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5.2扩大对生产教育融合共同育人项目建设的经费支持。 建立适合项目建设诉求的经费保障制度,优化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在考试专业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部队结构调整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政策和经费倾斜。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5.3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引进领域公司监督判断机制。 在公司实施的教育活动,以公司为中心,学校用辅助的方法制定评价标准。 积极开展领域公司判断,加强专业与产业结合度、实验实习水平与专业教育适应度、“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比重与质量、生产教育融合广度与深度等方面的考察。 制定学校产教融合培养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产教融合运行情况内部和外部质量判断,实施学院产教融合质量年度报告制。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5.4学校构建了由实践教育目标体系、实践教育复制体系、实践教育管理体系和实践教育评价体系四个子体系组成的实践教育体系。

3 .结语

通过深化产学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引入领域公司的标准,加强与领域公司的合作培养者,比较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系统的训练训练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学到的专业核心知识 近三年来,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50多项,省级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者3000多人,达到了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扩大就业途径,提高学生就业率。 学校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就业适合度在90%以上。 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评价,认为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比较好的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职业适应能力强,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率为95%,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

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领域公司快速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高校深化产学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和改革,培养越来越多的适应领域公司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也是新地方本科大学应积极探索的快速发展之路。

(作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第一届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生,贵州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

参考文献:

[1]李军、蔡可键、温小栋.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学刊,13:60-62

[2]徐理勤、区建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 .高等教育探索,2007,2:57-60

标题:要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地址:http://www.ptwc.com.cn/xw/3179.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澎湃教育网介绍

澎湃教育网一直秉承以“专注教育,用心服务”为核心,在专注全球教育市场开拓的同时,为超过一百多所院校提供推广服务,优质、用心的服务赢得了众多院校的信赖和好评。以宣传报道各国教育信息为主的国际性教育网络媒体,本网立足于国内外教育行业,依托各大院校、商学院、国际学校,以及中外合作项目、留学移民等教育实体,向全球传播教育类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