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毕业季,谈设计、谈教育、谈生活
本篇文章1231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生活里”毕业季中,我们有幸邀请到设计艺术学院几位资深教授从不同角度探讨设计、教育与生活……
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问:毕学锋老师好,请问毕业设计与平时的课程作业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 您是怎样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的?
毕学锋:毕业设计是对同学们四年学习的总结,他们都很重视,想把之前所学到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综合性越来越强,比起平时的单元课程丰富得多,这是普遍现象,难度也增加了。这届有些研究生的作品除了毕设作品外还展现了他们平时的研究内容,这比之前好。我评价好作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观察生活和介入社会的敏锐度独特视角,第二是要具备创新性,鼓励有实验性的设计。具体围绕四个方面, 1、主题的选择与扩展,2、设计媒介的应用与创新,3、形式的独特性和差异化表现,4、专业能力和跨专业的融通能力。
王昀——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问:王昀老师好,请问如今高新科技不断涌现,譬如元宇宙、人工智能、AR、VR等热点,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是怎么看待高新科技与设计之间的关系的?
王昀:科技对于设计来说是一体两面。从包豪斯开始的现代设计,到与它同期的呼捷玛斯,然后到后来的乌尔姆等等这一系列设计发展,其实设计都是一直在拥抱科技。科技是设计去实现优化、改变生活的重要伙伴。我们口中所讲的“科艺融合”,就是在科技与设计这两者之间形成的一种桥梁,一种接口,设计要把科技转化、吸收应用,成为设计创作的最重要的一个支撑点,这样才可能创作出引领这个时代的更前沿的、具有生活敏锐感知力的设计作品。在我们这一届的毕业创作展上,也有很多和高科技紧密连结的作品。
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问:成朝晖老师好,请问以“生活力”为主题的青艺周暨毕业展,能够为我们在这个城市中的生活提供、激发哪些方面的服务?
成朝晖:如果说设计有任何力量的话,就是整合的“生活的力量”。疫情之下,设计以展览的方式带给城市以活力和“生活态”,是激情的、文化的、艺术与设计共融的城市活性生活状态,带给人们活态的人文感受与体验,成就了一个活跃的城市地域风貌和生活品质内容。学生的设计作品着力于对当下与未来生活的思考与探寻,基于社会意识和生活变革的探索,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不成熟性与实验性,却从新的视角激发与拓展了多元的社会创新,带给城市与文化新鲜的活力。
陶音——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问:陶音老师好,请问从您的专业角度出发,您是如何理解“日常生活”与设计的关系?
陶音:设计的可持续价值、个体的创造性价值,文化认同价值能够抚慰现代人在社会急速发展中丢失了的“稳定”和“平静”之生存状态。这种急速发展带来的心理焦虑提醒设计应放慢向前奔跑的充满功利主义的频速,从生活语境中反观设计的价值取向,从生活实践的角度界定与他者关系的设计伦理问题。因为只有看到在理性的自我意识后面有一个更基本的生活世界、他者世界时,我们才能发现跨学科视角下设计的意义。
标题:“生活里”的毕业季,谈设计、谈教育、谈生活
地址:http://www.ptwc.com.cn/xw/12976.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什么原因会导致电缆卷筒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