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澎湃教育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国内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教育改革政策、教育创业报道、在线教育活动,以及课程改革信息,中考备战,高考备战,家长学校等各类资讯。

主页 > 学前教育 >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0-12-23 20:30:01阅读:

以前,我的朋友在微信中说,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的迅速发展是魔法现实主义的广阔。 最近又流行一种说法: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中国上半场,世界下半场,海外中国人和留学生打全场。 作为留德学生,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我是全场选手之一。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陪伴”的前半部分

上半场开始比较突然,几乎传来了新型冠状病毒袭击武汉“封城”的消息,我在德国,千里之外只能通过平面媒体的投稿向国内的亲戚和朋友了解疫情的迅速发展。 新闻很多,感觉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1月28日,德国确诊了第一个病例,打破了德国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等本来的和平心情。 “从无到有”带来的恐慌比现在每天看到急速增加的数字更强烈。 WeChat的力矩和微信群充斥着真正真伪的消息。 各道路公众号的复印件标题是五花八门,复印件都是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 周围朋友的交流需要谈新型冠状病毒。 本来只是为国内的好朋友担心,现在也不可避免地对自己的状况感到不安。 很多人在问卖口罩和消毒用品的地方,为了以防有时的需要,开始囤积起来。 我也是其中之一。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我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学习心理学。 我是德国中国人心理健康协会的成员之一。 那时我们协会和德累斯顿中国学生学者联盟合作组织募捐,购买尽可能多的医疗物资捐赠给国内。 我们募捐队的成员大多是20出头的在校生,是队的主力军。 募捐活动是德国高中的考试季,与德国供应商的信息表达和购买过程达到了3成,欧洲各国宣布中止飞往中国的航班对我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这个整个募捐活动在焦急中艰难地推进。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最初公示募捐进行前的一周特别痛苦。 学校还有两周就进入考试月了,每天下课后,赶紧做期末作业,和德国供应商剥皮,晚上和团队伙伴讨论募捐的进度。 忙碌的状态似乎淡化了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慌,沉重的事务使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经常挫折的募捐活动给我带来浪漫的自我感动,脑子里是和小伙伴在逆境中前进的背影,背景音乐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整个画面被凝结的英雄主义色彩所笼罩。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世界上的中国人在这场瘟疫中合唱了壮烈的赞歌,过程虽然困难,但幸运的是效果显著。

德国首次确诊病例出现后,疫情初期控制良好,我所在的萨克森州初期连疑似病例都没有,完全不受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当然有恐慌和不安,但只流向关心疫情的中国华侨和留学人员的圈子。 我认识的德国朋友当时认为这只是甲型流感,所以没必要担心。 结果,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也不少。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另外,包括一点德国媒体在内的外国媒体在报道中将新型冠状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海外的中国人因此受到排斥和歧视。 在德国,这样的事例也不胜枚举。 中国驻德大使馆因此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发表了特别的应对措施。

3月,国内亲属和朋友陆续回归正常业务生活,疫情的主要战场转移到了欧洲。 前半部分基本上是“陪同”,后半部分做好了一些心理准备。

下半场从严格的限制和乐观的民众中开始

随着疫情在欧洲的蔓延,必然,恐慌和焦虑也迅速蔓延,特别是在中国华侨和留学人员群体中。 最令人不安的是,每天在社会交流平台上讨论最多的问题。 为什么德国人不戴口罩呢?我是中立派。 另一方面,在国内疫情对策的前半部分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看看身边成为队友的德国朋友,进入后半部分虽然倒计时了,但却处于漠不关心的状态,这确实是疏于预防的态度令人着急。 另一方面,德国国民对戴口罩的认识(生病的人应该戴口罩,生病的话应该去看医生,不应该工作或上学)、法律上的相关规定(戴德国口罩是徒劳的,应该留给医务人员)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3月6日,在德国确诊的病例超过了500人,所以我提心吊胆地参加了本学期最后的笔试。 出门前考虑了之后决定不戴口罩。 因为考场很近,可以走着去。 第二,德国城市与中国相比,可以说“土地辽阔,人少”。 别说和别人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早上出去考试的我不确定能不能在路上看到人。 第三是因为考场是大教室,考席很远。 我不是热闹的人。 现在这种距离感成了我的安全感。 我以前在协会的活动中给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建议的时候,经常对大家说改变立场看问题,现在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之后,欧洲各国的疫情状况急转直下,本论文完成时,意大利确诊了4.7万例以上,德国确诊了2万人以上,萨克森州确诊了562例以上。 相应地,欧洲各国也开始发表应对措施,意大利首先是“封城”,其次是“封国”,法国也马上做出了反应。 3月中旬,德国各州政府迅速发布了一系列限制令,感觉就像灾难片的场景,我也要每天关注德国政府的各种新闻发布会。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3月12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校长发出通知,将下学期的开学时间延期到4月27日以后,3天后延期到5月4日以后。 大学图书馆、学生食堂、学校植物园、教室、体育馆相继关闭,无法开展正常的教育活动。 当时,萨克森州政府停止了所有超过1000人的凝聚性活动,但很快将这个限制标准调整为100人,并宣布州内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暂时关闭。 在大学里,大家打招呼的时候也不要拥抱和握手。 我有德国朋友。 我以为这只是严重的流感。 现在态度明显改变了,她非常赞同政府和学校的封锁令。 另外,我向同事嘲笑她的反应过度。 因为她每天都给自己办公室的门把手消毒。 我终于给她重视和支持病毒防护表现,送去了一些自己留下的口罩。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周末戴着口罩去超市买东西,但在路人眼里没有以前的拒绝。 运气好的话,你也可以见到一两个戴着口罩的德国人。 超市的架子上放食品、清洁、卫生用品的地方全部是空。 网上流传着很多德国人抢购拉面和卫生纸的段子。 我没有亲眼见过,/ [/k0/]空空的架子也反映了现实。 突然心里感到安慰,德国人终于认识到了这次疫情的发展趋势。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准备好维持一段时间的物资后,我开始为自己的“死宅”生活制定计划。 学习、就业和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兴趣也不要下降。 彩笔已经准备好了,买了两年的填色本终于逃脱了成为摆设的命运。 我因为想跳舞而不能去排练室,对和朋友在网上联系的“云练习舞”也感兴趣。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3月17日上午,德国最权威的病毒研究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obert koch institute )将德国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水平提高到了“高”。 这是意味着德国会做出更严厉的回应的信号。 中午,萨克森州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萨克森州将从3月19日凌晨0点开始关闭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商店和公共场所。 州内一些城市已经开办建德版“方仓”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查和治疗将进一步加强。 卫生部长呼吁民众停止集聚活动,尽量减少即使天气好也不必要的社会交流接触。 我看了两个新闻发布会的直播,官方积极的防疫措施歪曲了我本来的消极看法,我认为连商店都要关门了,德国民众真的应该重视。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但事实表明我还很乐观。 第二天,阳光明媚,易北河畔的草坪上挤满了派对和晒太阳的人。 有些人在公园开所谓的“corona-party”(新型冠状病毒派对),人排队坐了一个小时。 那天晚上,德国首相默克尔发表了罕见的电视演说。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国家从未面临过依靠我们的团结行动来应对的挑战。 情况危急,请认真对待。 ”。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3月19日,限制令正式实施,我闭门不出。 “死宅”计划实践了两天,比上课的日子更充实。 满员的日程转移了对疫情快速发展的担忧和焦虑,大大提高了对消灭疫情的信心,对这种新模式下的生活也有一些期待。

也许政府发现苦口婆心的呼吁和建议没有对民众发挥充分的警告作用。 确实德国民众不知道疫情的严重现状,因为限制令之后,疫情的预防管理状况不容乐观。 3月20日,德国仅2天就增加了近1万人的确诊病例,德国地方政府不得不进一步收紧限制令。 巴伐利亚宣布先行实施“禁足令”,德累斯顿当天稍晚时也作出了“禁足”的决定。 当然,日常生活的诉求也可以外出训练,如工作必要性、购买生活用品、看病等,外出时尽量单独行动,同行仅限于亲属,不能超过5人。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有兴趣的是,我周围的中国朋友和德国朋友对“禁足令”的看法几乎相反。 中国朋友欢欣鼓舞,为德国地方政府的强硬措施鼓掌。 德国朋友一脸忧郁。 我不能随便出去,所以很忧郁。 德国朋友实施限制令前的晚上,特意在餐厅吃饭说“最后的晚餐”,但在这次“禁足令”正式生效之前,他也怀疑在外面兜风是他的“最后的自由”。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请不要绝望。 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然,为了维持社会稳定,防止恐慌,无论是公共机构还是媒体,我理解到现在还保存着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的普及。 于是很多德国人说:“不要恐慌!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年轻人更不怕:我不介意感染病毒,我很年轻啊。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恐慌呢? 不要着急吗?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次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是世界性的“大流行”。 这是真正的瘟疫,未知的,新病毒引起的瘟疫。 我们已经为这场瘟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感到焦虑,这是人之常情。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在心理学中,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相比,我们有最多而复杂的心理活动,酸甜的人生体验总是伴随着不同的感情。 我们经常把恐慌、焦虑等称为负面情绪。 消极的定义总是有意识地试图避免它。 引起负面情绪的是人生的痛苦,负面情绪的心率增加、血压上升、呼吸急剧、汗腺分泌、脸红耳朵等生理症状也不舒服。 但是,就像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样,无论我们多么不想,即使想办法控制,也要用负面的感情。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因此,与其粉饰否定、回避、甚至负面的感情,不如承认和接受它。 所谓人之常情,不是害怕生命流逝而悲伤,危险来临吗?

在这种遍及全人类的瘟疫中,我们当然应该恐慌,不安,保持恐慌和不安,这样才能引起足够的警戒。

重要的是,我们不是一个人战斗,也不是处于困境。

恐慌和不安并不可怕,绝望是最可怕的。 我对WeChat的力矩看到很多留学生说德国政府不做太失望了,德国国民不介意太失望了。 我也失望过,但我永远不会感到绝望。 无论是在一线奋斗的医疗工作者,还是还支持这个社会运营的员工,他们都不能说很伟大。 我们周围有中国大使馆、中国学生社团、华人华侨组织,还有今天又尝试了新菜的朋友……虽然看起来各自都有点用力,但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活力。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国内疫情暴发时,帕德伯恩中国学联迅速为留学生写了应对疫情期间心理问题的一些建议。 随着新冠引起的肺炎在德国蔓延,我在驻德大使馆教育处老师的指导下,和协会成员一起整理了《留德疫情放心手册》。 其中很多建议也是我在疫情期间的切身体验,上一句也有很多分享。 他们给了越来越多的人传播我感受到的爱和感动的机会。

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每次灾害,人类的局限性和生命的脆弱性都让我们感到恐慌和焦虑,那让我们前进,继续抗争,爱和感动是我们努力的勇气和前进的希望。

一天早上,我寄出一封信,看到走廊门上贴着写着“wir wollen helfen (我们会帮助你的)”的便条,年轻大学生为疫情期间申诉的邻居提供跑步服务,尽量采取防护措施,不要接触。

这场雨持续的星期六,因为这张小纸条,突然变得清楚了。 (作者就读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心理学专业,是德国中国人心理健康协会的成员)。

标题:要闻: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地址:http://www.ptwc.com.cn/xqjy/1094.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澎湃教育网介绍

澎湃教育网一直秉承以“专注教育,用心服务”为核心,在专注全球教育市场开拓的同时,为超过一百多所院校提供推广服务,优质、用心的服务赢得了众多院校的信赖和好评。以宣传报道各国教育信息为主的国际性教育网络媒体,本网立足于国内外教育行业,依托各大院校、商学院、国际学校,以及中外合作项目、留学移民等教育实体,向全球传播教育类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