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
摘要:着眼于国家“双一流”建设、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背景,对艺术的本质属性、文化艺术在国家形象和大国崛起方面所起的作用、音乐舞蹈学自身特色和教育体系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然后中国音乐学院就如何建设研究型大学制定计划,进一步确定“五院一地”的具体快速发展方向,把“中国乐派”建设作为教育体系快速发展的根本副本,制定了“8+1”“思政+x”课程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中国乐派”
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提高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水平,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术决定。 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公布了许多统一推进大学分类快速发展的文件。 年6月,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统一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的几点意见》。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自己迅速发展形成的一种大学形态。
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正式批准了北京市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由此产生了艺术学院如何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新艺术教育命题。 中国音乐学院作为国内“音乐与舞蹈学”的一流建设单位,作为“中国乐派”的倡导建设单位,在中国音乐科学研究、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更有责任对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提出观点。 本文首先论述了艺术学科内涵的研究型特质,其次阐述了中国音乐学院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方面的具体措施,寻求更广泛的交流。
音乐学科与研究型大学的相关思考
艺术大学,特别是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能作为研究型大学建设吗? 我们要从艺术的本质入手,探讨其中的深刻内涵。
1 .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
音乐艺术决不是肤浅的“吹弹唱”,而是净化人心、塑造平凡优秀人格的重要方法。 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孔子提出了“礼乐治国”,说:“安于治国,礼不精。 转移风俗,不可轻松成长”(《孝经广要道》),音乐成为了教化人心的手段。 因此,他把“诗”“礼”“乐”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文化,“兴于诗,立于礼,变得轻松”(《论语泰伯》),“乐”是人生修养的最终阶段。 古希腊时代的先哲们也在其论述中论述了音乐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认为音乐可以净化心灵和性格。 因此,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不仅仅是技法上的形式,最本质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内化和表现。 “艺术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是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 [1]
2 .文化艺术书是“国家名片”
自古以来,文化符号是民族和国家的独特表现,是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内涵特征的文化符号体系是民族和国家具有高度影响的象征形式系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由于嘉湖骨笛的出现,音乐文化更是超过了8千年。 周代的《六代乐舞》勇猛演奏,先秦时代的《诗经》《楚辞》表现得很诗意,隋唐时代的《歌舞大曲》飘扬,宋元以来,唱曲剧普及繁荣。 音乐艺术不仅代表了时代,也是国家名片的代言人。 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独特的音乐文化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 就像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的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一样,“中国人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有自己的价值体系。 中国人是独特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有很强的民族自信,也培养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2]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全面参与世界经济文化建设。 音乐作为中国的名片,不仅传达了华夏正声“和而异”的迅速发展理念,而且是让世界关注“中国智慧”“中国语言”的重要方法。 因此,依靠中国的音乐要素,以中国风格为基调,以中国音乐家为载体,表现中国作品的“中国乐派”,是世界认知中国的重要方法。
3 .音乐学科也担负着大国崛起的使命
1840年以来,中国文明经历了重大变革。 世界先进的人文科技成果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东方巨人,旧中国也卷入了“现代性”的过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强烈西方殖民主义思潮的文化席卷了文明古国,华夏大地曾经出现过严重的文化危机和价值真空。 俯瞰现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处于经济高速轨道的中国人必然产生“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谈话中说:“概观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往往是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迅速发展繁荣为条件。 ”。 [3]纵观古今东西,艺术家丰富的国家受到全世界的尊敬和迷恋。 同样,世界影响较大的国家在艺术方面并不具有强大的实力。 随着大国的崛起,我们必须通过本国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向世界传达和辐射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等,全面提高中国国民的素质,表现大国文化的软实力。 这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为主旨,以发扬中国的时代精神,表现中国的民族气概,传达中国优秀文化,提倡中国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国的崛起需要中国音乐恢复自信,中华文化需要中国音乐奋起,艺术教育需要中国音乐负责。
4 .音乐和舞蹈学学科研究的特色和快速发展不足
第一,作为国家智囊团,音乐教育缺乏系统和措施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充分重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囊团建设。 中国音乐学院从2019年开始准备和建设中国音乐理论(国家智囊团)研究院。 但是,国家智囊团的人才培养依然缺乏系统的音乐教育系统和措施。 我们清楚中国音乐教育系统建设的困难。 现在形成的理论系统(包括音乐学、作曲、表演艺术)还有很大的完整空之间。 另外,依然缺乏世界级的教材、教育曲,艺术教育的系统化、标准化也不够。 建设和发挥国家智囊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作为多学科进入迅速发展的音乐学科
“音乐和舞蹈学”是学科分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不是简单的“吹弹唱”。 《音乐与舞蹈学》中的“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囊括了许多学科的复印件,分享了多学科的迅速发展成果。 音乐学探究音乐的核心问题,其中包括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各学科的复印件。 作曲和相关学科需要借鉴建筑学、物理学、数学、哲学、美术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因此,音乐学科的迅速发展本身就具备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是多学科交叉相互作用的成果所致。 中国音乐学院在学科综合和新学科的产生方面也承担着领导的责任。
第三,艺术管理与音乐教育快速发展的困境
长期以来,音乐艺术教育的专业标准不是系统的学科复印件,而是在教授脑子里。 由于教师的认识和水平不同,我们的标准不统一。 一对一,口碑教育模式停留在“农耕世纪”的“小作坊”时期,不利于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 另外,以往重要的音乐基础和技术理论课程只开设于指挥和作曲专家,也不利于音乐学科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 “有知识无文化”的现象凸显出来。
中国的音乐教育从西周时代开始,就已经确立了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但在秦汉时代,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正在向以“乐府”的“艺”为中心的技能训练转移。 在中国乐教的历史中,“人”体系和“艺”体系可以说是互相存在,互相消长。 音乐教育以“艺”为基本,但最终必须发挥培养“人”的功能。 [4]中国音乐学院作为艺术教育的领航员,是“中国乐派”的实践基地。 新时期,中国音乐学院提出构建“中国乐派”课程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文案,重点是人才培养,全面建设集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为一体的多层教育体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
中国音乐学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措施
我们充分看到了音乐学科研究的深刻学理意义和长期学科的迅速发展价值。 作为国家重要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1 .建设“五院一地”,形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保障
中国音乐学院“十四五”建设即将开幕,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第二周期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措施是形成“五院一地”。
“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快速发展的“智囊团”中心,承担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研究和计划,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历史和未来等重大命题,研究制定中国音乐学院战术快速发展的核心措施 “中国乐派研究院”关注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命题,继承中国八千多年的艺术血统,恢复百年来中国贫困和贫困积弱的文化自主,连通历史和未来,帮助中国音乐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以中国声乐研究为研究平台,推动中国器乐、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理论的全面快速发展,在创作、表演、研究、管理等方面继承了国际一流水平,中国乃至全球音乐文化的迅速发展 “研究生”是学科项目研究与培养的重要载体机制。 中国音乐学院全面实施“课题制博士招聘”,以科研课题为目标,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 “教育学院”继承了未来音乐继承人“培养独秀艺术巅峰,开平民之家”的教育理念,是中国音乐学院服务社会音乐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 “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建设”是全校科研整合平台,作为全国音乐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出机构。
2 .建设“中国乐派”,作为音乐教育体系迅速发展核心文案
在近代西学东流中,西方音乐教育系统逐渐成为中国音乐教育的主流。 但是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探索和追求一直在不断。 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1964年成立了中国音乐学院,为集中人力、物资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现在成果丰硕,但离我们的目标还有距离。 至今为止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音乐学、作曲、表演艺术)没有形成充分资格的教材、曲目、系统的教育经验。 [5]近年来,响应时代号召和音乐学科快速发展的使命担当,中国音乐学院提出构建“中国乐派”课程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文案,以人才培养为要点,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
建设“中国乐派”不仅存在于作品的积累中,也存在于“无声胜有声”的音乐教育中。 音乐和舞蹈学科遵循艺术学科的独特之处,并不简单地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似。 音乐学科是人类文明的精髓,依靠抽象的音响,基于自然现象,反映精神风貌,反映时代的窗口。 因此,“中国乐派”课程尊重艺术规律、教育规律,以中西教育体系为基础,建立适合中国未来快速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要进入世界艺术学科一流的前列,还要实现快速发展,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3 .快速发展是中国声乐领先、许多专家共同进入的学科群
中国声乐是中国音乐学院一级学科音乐和舞蹈学一流的建设学科方向,支持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和中国音乐表演,推动中国音乐学院运营水平的整体提高。
中国声乐包括中国歌唱艺术教育、歌唱艺术实践、歌剧创作、歌唱艺术理论研究,是继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声乐学派之后重要的东方声乐艺术学派。 “中国声乐学派”的建设在中国音乐理论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 聚焦“中国声乐”,联合特征学科,吸引优秀人才,突破重大课题难关,逐步完善科研成果转化。 在课程结构、教师队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保持前列,推进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在声乐表演研究、歌剧研究、声乐史研究等行业的领先快速发展。
以中国声乐表演为牵引,推进现代音乐创作。 通过中国优秀的艺术歌曲和歌剧创作,以创作促进教育,以教育、展示进行反馈创作,培养有创新能力、立足于中国音乐的创作人才。 用中国声乐艺术实践提高中国音乐表演学科整体。 继承中国声乐、中国器乐以前的特征,完善中国音乐表演体系,丰富中国音乐表演的内涵,推进包括中国器乐、中国风格钢琴、管弦乐队在内的跨越式快速发展。
4 .构建“8 + 1”“思政+x”课程
“8+1”课程群、“思政+x”课程群是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乐”与“人”紧密结合,对培养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中国音乐高层次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8+1”,即学科基础科目“音乐理论基础、和声、曲式和作品的分解、复调、分配器、旋律学、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专业主科目”,是学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制定的,更好地巩固了本科生的理论基础 其中,中国音乐学院在“8+1”“x”必修课等设立领导,组建教育团队,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加选举团队领导。 我们要求在传统学科积累的基础上全面进行课程内涵化建设,构建精品课程体系。
“思政+x”是国家规定思想政治类课程和应用性人文教育的课程。 其中,“思政”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 “x”是全面的人文素养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目标是在艺术学的基础上逐步加入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课程,形成“大人文”、“大社会科”、“大自科”的选择体系 课程除了英语、体育、第二课堂等外,还加入了“艺术概论”、“国学入门”、“中国古典文学精读”、“西方文学精读”等,提高艺术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使学科更加丰富,学术标准更加明确和正确。
艺术学科的迅速发展不是一维、单一学科的迅速发展,其综合性和多样性已经为人所知。 音乐艺术是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跨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学科。 因此,艺术学科在学科的迅速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巨大的迅速发展空之间,音乐学院在走向研究型大学的途中依然有前途。 科学定位音乐学科的价值,决定音乐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责任和责任。 学校在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校的那年进入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行列。 这些是中国音乐学院乃至音乐学科研究属性的再认识,也是中国音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 (作者王黎光,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参考文献:
[1]姚杰.艺术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1
叶小文.改革开放重新出发是中华民族的重新出发[n] .人民政协报,2019-01-10(3)。
[3]着眼于王蒙.民族复兴伟业推进文化迅速发展繁荣[n] .人民日报,-09-19(7)。
[4][5]刘沛,谢嘉幸.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音乐教育卷[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12,13。
《北京教育》杂志
标题:要闻: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
地址:http://www.ptwc.com.cn/gkxx/2176.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