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澎湃教育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国内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教育改革政策、教育创业报道、在线教育活动,以及课程改革信息,中考备战,高考备战,家长学校等各类资讯。

主页 > 新闻 > 要闻:古代人年龄的代称

要闻:古代人年龄的代称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1-05-14 04:48:50阅读:

本篇文章613字,读完约2分钟

根据古代人的年龄,有不同的称呼。 这个称呼的形象暗示着,又深又高雅。

总角之年是童年时代的代称。 《诗经》里有“总角兮”。 角、小发髻、孩子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

豆蔻年是13、4岁女孩的代表。 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赠别》诗中有一句“娉娅摇摇晃晃13多,豆蔻的包头2月初”。 豆蔻比喻处女。

和笊之年是15岁女孩的代称。 笊篱,古代棋盘头的簪子。 古代女性到了15岁就梳头,表示到了出嫁年龄。
甜瓜年是16岁女性的代表。 从前文人把“瓜”字改成二八个字作为纪年,说是十六岁。

弱冠之年是20岁男孩的代称。 软弱,年轻。 古代男子20岁必须行冠礼,标志着进入了成人。 20岁的女性被称为“桃李年华”。

出人头地是三十岁的代用。 出现了“论语为政”“三十而立”的说法。 指一个人,可以保护自己的意志。

不惑之年是四十岁人的代表。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意味着智慧成熟,因为有辨别而不迷惑。

知命之年是五十岁人的代称。 “论语为政”:指理解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包括“五十而知天命”的生命本身。

花甲之年是六十岁的代用。 这源于我国阴历天干、地支的60次计算法。 六十岁也被称为“耳顺”“杖乡”(返乡之年)。

古希之年是七十岁人的代称。 杜甫的《曲江》诗说:“酒债平平,人生七十古来稀。 ”。

年龄是80、90岁老人的代表。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悖。 》《诗秦风车旁》:《逝者其耋》毛传:《翁,老也》。 80说。 ”。

标题:要闻:古代人年龄的代称

地址:http://www.ptwc.com.cn/xw/1210.html

免责声明:澎湃教育网是国内权威的教育门户网站,发布的内容来自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澎湃教育网的李湘将予以删除。

澎湃教育网介绍

澎湃教育网一直秉承以“专注教育,用心服务”为核心,在专注全球教育市场开拓的同时,为超过一百多所院校提供推广服务,优质、用心的服务赢得了众多院校的信赖和好评。以宣传报道各国教育信息为主的国际性教育网络媒体,本网立足于国内外教育行业,依托各大院校、商学院、国际学校,以及中外合作项目、留学移民等教育实体,向全球传播教育类信息资讯。